房前屋后地引发纠纷调解员巧念“和解经”
房前屋后地引发纠纷 调解员巧念“和解经”
本报记者 林桂清
本是相处和睦的邻居,因为一块土地闹起了纠纷。两家都有土地所有权证据,面对看似无解的矛盾,二道区英俊司法所的两位人民调解员用“情感”和“法律”的法宝化解了矛盾。10日,赵、黄两家在调解员的见证下握手言和。赵家要在房后养鸡,黄家欣然同意,说只要不砍树就行。黄家还表示,如果树挡赵家的窗户,也可以随便修剪。
二道区英俊镇苇子村三社村民赵某和黄某两家是前后院的邻居,几年前赵家盖房时没有留北门,房后的一块地不方便种,便让给了黄家。当时黄某在这块地上栽了几棵树,黄某去世后,黄某的房屋由其子居住。今年,赵某找到黄某的儿子想要回这块地,但黄某认为这块地是自己家的。两家各执己见,矛盾不断升级。
6日,英俊司法所的于占林和张立荣两位专职人民调解员得知此事后,分别到赵、黄两家了解情况。黄家拿出了房屋规划图,规划图明确了从黄家院到赵家墙根是14.1米,这块地正好处于规划图规定的范围内,赵家的房屋规划图也覆盖了这块地。
于占林告诉记者:“其实在农村,像赵、黄两家这样地界重叠的情况并不少见,这种事如果处理不及时,极易引发冲突。”次日,两位调解员通过拉家常、忆往事,让两家人的谈话越来越热乎,气氛也不像刚开始时那么针锋相对了。调解员趁热打铁又耐心向当事人宣讲《民法通则》中与之相关的法条,使双方当事人明白各自的权利义务和法律责任,最后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
据了解,在二道区,每个街道(镇)都配备了两名专职人民调解员,他们大多是公检法机关、街镇等部门综合素质过硬、人民调解经验丰富的退休干部。二道区司法局副局长董伟东介绍,该区共设立区、街道(镇)、社区(村)三级人民调解组织65个,专、兼职人民调解员近300人。两年来,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2100余件,调解成功率97%。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