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随时代不息变动,海派美术何以再攀高峰
20世纪初,海派绘画在中国现代艺术史的星空中留下了鲜明的印记新中国成立后,海派绘画又攀上了一个全新的创作高峰最近几天,中国艺术宫什么是海派系列的第二场展览——百年艺术,明月清风——上海现代艺术展将公众的目光引向海派绘画的最后一座高峰或被忽视
继第一个展览历史星空——20世纪初上海绘画研究展之后,本次展览侧重于对海派起源的学术探索本次展览更加关注新中国成立后的上海艺术史,并首次将艺术史的年龄界限延伸至20世纪10年代,增加了改革开放以来重要历史阶段的内容,特别突出了上海艺术家如何紧跟时代发展,在创作理念,审美观念和表现技巧上的自觉此次展出的200多幅作品是这一时期上海画家的代表作大多规模不大,却充满了浓郁的烟火气大多是熟悉的不同年代的生活场景,让观众看到上海画家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意识,感受到以绘画为载体的上海温度
从内容到形式改变传统绘画的面貌,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
新中国成立后,上海的艺术创作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海派画家积极参与现实主义创作,用自己的艺术作品反映人民劳动和社会建设的新的社会面貌,其中许多作品在全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朱国荣告诉记者:与传统的山水,人物,花鸟创作相比,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作品蕴含着艺术家真挚的精神追求和真挚的感情,在艺术史上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
这一时期的景观主题从名山大川扩展到城市风貌和建设场景英业平用诗意的笔墨创造了上海外滩辉煌从隔河远眺外滩的角度,让人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大气磅礴,雍容华贵的气质看到上海工人阶级靠自己的努力成功研制出万吨水压机,谢之光画了《万吨水压机》,以大视角呈现了工业建设的盛况和激昂的气氛
在人物题材上,工人,农民,解放军等群体取代了以前的文人或仕女,成为画面主角,让观众感觉更加亲切林风眠的《菜农》很典型画中十几个体态各异的农妇聚在一起在田间劳作,色彩浓烈,墨线浓烈,抒情的东方情调,但也透露出画家的艺术风格
农村的丰收景象极大地丰富了这一时期上海绘画中的花鸟题材,只将鸡鸭鹅牛羊蔬菜萝卜等平淡无奇的物件一一绘成,生动活泼错落有致的大白菜和随风摇曳的小麦构成了王个簃的菜肥麦秀陆抑非用苗熊展示一筐筐被杆子挑起的秧苗,从竹篮里溢出的秧苗又密又嫩又绿张大壮甚至在《带鱼大丰收》中画了带鱼,和焦墨一起写了《带鱼头》鱼身一扫而空,细密的笔墨线条勾勒出妩媚的长带鱼
求新求变的创作习惯成为传统海派艺术精神的延续。
步入改革开放,海派绘画有了更充分,更积极的意义这一时期,开放多元的艺术格局成为上海城市文化的一大特色上海艺术家求新求变,不甘跟风的创作习惯,也成为传统海派艺术和追求卓越精神的延续
其中,伴随着浦东开发开放推动上海新一轮城市建设,上海艺术创作面貌大为改观,涌现出一大批绘声绘色,热爱上海的精彩作品比如这次展览,就有很多不同艺术形式的作品聚焦南浦大桥,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烙印1991年竣工的南浦大桥是黄浦江的第一桥,可谓浦东的开放大道邵克平用版画创作《南浦大桥》,选取工地灯火通明的夜景,渲染工地的热闹气氛《浦江黎明》是沈柔健用国画创作的画面前景是南浦大桥透过雄伟的斜拉桥,可以看到外滩建筑和清晨黄浦江上来来往往的船只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览以文献展的形式重点推出了十二人画展和海平面线绘画联展他们对大众来说可能很陌生,但他们反映的却是改革开放以来上海艺术创作前所未有的积极探索氛围日前,12位上海画家敏锐地嗅到了艺术的春天气息,于是自发组织了十二人画展,在黄浦区少年宫开幕当时展出了150多幅作品,从印象派,立体派的学习到中国画传统的革新,各种艺术风格令人耳目一新此次展览使上海乃至全国重新启动了中断30年的现代主义进程,在艺术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地平线绘画联展一直延续至今这个双年展由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于1986年创办,鼓励艺术的创意和个性,在机制和追求上与十年后诞生的上海双年展颇为相似,对上海美术的创新和学术提升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