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纵论非遗“双创”助力岭南文化出新出彩

栏目:文化资讯    来源:中国经济网    阅读量:15189   作者:苏小糖    发布时间:2023-02-24 11:05   

文/羊城晚报记者 黄宙辉 周欣怡 通讯员 李飞光 图/羊城晚报记者 邓勃 贺全胜

2月22日,第二届“广东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学术座谈会在广州举行。座谈会以“历史文化名城非遗出新彩”为主题,由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室(文史研究馆)、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共同主办。来自文史、非遗、工艺美术、文保、医药、交通等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家齐聚广州市文化馆新馆,共同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出谋献策。

广东是中华文明发源地之一。自古以来,中原文化、百越文化与海洋文化在此交汇,先民们创造并留下了种类繁多、风格独特、辉煌绚丽的历史文化遗产。现在,探索出更科学有效的方式,以期对广东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与利用、让文化遗产绽放出多姿多彩的魅力,已成为一项迫切而紧要的任务。

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党组成员、一级巡视员杨敏在座谈会致辞时表示,一直以来,该部门致力于广东文化遗产保护,出版了《广东省民间艺术志》等系列书籍,开展了“加强乡村文化遗产活化利用,促进乡村文旅产业发展”等专题调研,并针对广东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建言献策,不少建议得到有关部门的采纳并推进落实。

《羊城晚报》作为一份深植岭南、享誉全国的文化大报,一直把做好广东文化遗产的宣传作为己任,为广东文化遗产的保护、活化和传承创新鼓与呼,刷新群众对于岭南文化内涵的认知。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党委委员、副社长、副总编辑孙璇在致辞时介绍,近年来,《羊城晚报》围绕推动广府文化出新出彩,在推动文化旧址的修缮保护及活化利用、促进岭南非遗传承保护及创新方面,取得了优质的传播效果,走出了一条主流媒体“讲好岭南故事”、投身更高水平文化强省建设的新路。《羊城晚报》重点策划的“岭南文史”和“岭南文脉”两大系列报道,是其中最亮眼的一笔。

在非遗传承保护方面,广州也正积极探索。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一级调研员陈泽华介绍,广州在扎实做好非遗传承保护基础工作的同时,着力推动非遗聚集化、融合化、数字化、年轻化的“四化”发展,建设了市非遗展示中心、两条非遗街区、两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21个非遗工作站,引导传承人跨界融合发展,为广州非遗注入新气象,增强新活力。

据悉,今年将举办第三届“广东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学术座谈会。“学术座谈会需具有‘五性’——学术性、专业性、经验性、前瞻性和启迪性。学术座谈会不能太高高在上,一定要联系实际。”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张春雷介绍,下一步,学术座谈会探讨的内容将围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和文物而展开。

专家纵论

广州非遗引领人文湾区建设

在学术座谈会现场,专家学者们就“让老城市焕发新活力”、“非遗+科技”新业态、“非遗的活态传承”等话题展开了热烈探讨。

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张春雷在论坛上表示,广州非遗在人文湾区建设中可以发挥引领作用。

张春雷认为,广州非遗在文化遗产的区域性整体保护方面发挥引领作用。他指出,可依托西关永庆坊旅游区、岭南印象园、沙湾古镇、市文化馆非遗展区等景点,通过展览展示、展销,让广州非遗在文旅融合方面发挥引领作用。“粤剧、龙舟、武术等都是湾区城市共享的非遗资源,广州要发挥岭南文化中心地优势,联合其他城市建立大湾区非遗保护联盟。”张春雷说。

“双创”提升“老城市新活力”

多名专家学者围绕擦亮广州非遗品牌、增添城市新活力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看法。

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张宇航认为,应该把培育非遗创新产业作为提升城市综合文化实力的重大工程扎实推进。他建议,广州市政府牵头协调好文化旅游、住建、规划和自然资源、农业农村、市政园林部门,形成面向产业和市场的合力,使广州的“三雕一塑”与建筑、设计、装饰装修、家具、服饰、旅游等行业相融相通;使广彩、广绣等传统工艺美术,粤菜烹饪技艺等民间传统技艺焕发青春;使粤剧、广东音乐、武术、龙舟等岭南特色文艺文学活动活跃于城乡各地;使广东凉茶等传统医药发挥积极作用。

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特约研究员、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宋俊华也表示:“非遗‘双创’能激发市民对传统文化自觉、自信和自主意识,参与建设充满诗意的城市家园;能让市民养成文化创新意识,打造创新创意的城市文化品牌;能培养市民文化生态理念,营造出和谐共生的文化生态;能提升城市发展定位,彰显城市品牌,确立差异化、特色化老城市发展道路。”

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罗斯宁则看到,传统非遗正与不同的艺术形式相结合,广府文化由此不断出新出彩:“像舞剧《醒·狮》、粤剧电影《南越宫词》等剧作大多具有创新意识。期望文艺工作者继续推进创作。”

数字科技赋能非遗创新发展

早在2018年,广州市就在全国范围首先发布了《广州非遗+文化资源与交易合作手册》。当前,广州正在快速推动“非遗+各行业”融合发展。人工智能引发全民关注,“非遗+科技”这一话题在论坛上也成为讨论重点。学者们认为,科技的赋能,更能充分发挥非遗服务当代、造福人民的作用。

广州美术学院工艺美术学院院长齐喆提出“要用现代激活传统”的观点。“在信息时代,工艺美术还停留在手作一统天下的局面,恐怕是行不通的。”他提出,要主动使用新科技来转型教学,创作属于时代、指向未来的新工艺作品,引领新时代的风尚。必须抛开“古”“洋”之争,抛开“手工”“机械”之争,抛开“独创”与“批量生产”的羁绊。

广东醒狮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赵家狮”第五代嫡传人赵伟斌谈到,“醒狮+科技”是醒狮探索“双创”的重要手段。他利用3D技术打印狮头;建构VR醒狮,让体验者在VR世界里化身舞狮高手,在梅花桩上行走、跳跃;还推出全球首款醒狮体感机器人。“这些科技手段的运用,让广州醒狮正变得更加年轻有活力,让更多人,尤其是年轻人、甚至是外国人,喜欢它、爱上它、传承它。”赵伟斌说。

广东省文化馆副馆长、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蓝海红认为,在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方面,可以利用数字化技术提高传统工艺保护工作的水平:“广东传统工艺在数字化保护方面做了许多探索。例如,五邑大学开展‘开平碉楼灰塑三维数字测绘及工艺研究’,开展灰塑艺术传承和开平碉楼灰塑的修复等。”

广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博士庞玥基于自己的学科背景,对广府建筑艺术的传承提出建议:“广府建筑装饰装修非遗工艺包括木雕、砖雕、灰塑、泥塑等,广府文化通过这些非遗工艺得到传承和发展。建议建设‘广府建筑非遗艺术构件数据库’。”

非遗要做好活态传承文章

非遗在当下如何活态传承?

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特约研究员、广州大学教授裴继刚抛出“基于需求为导向的非遗活态传承与可持续发展的思路”的观点:以传承人素养需求为转变的非遗活态传承;以受众需求为导向的非遗传承创新实践;以时代需求为变化的非遗活态传承。

广州的非遗保护经验获得专家学者的点赞,其中非遗的活态传承十分突出。广州市文化馆非遗保护部副部长董帅在座谈会上分享:“多年来,广州市非遗保护工作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和‘守正创新’的原则,形成了注重活化利用、培育‘非遗+’新业态、推动非遗‘五在’工程等特色做法,并发展为非遗保护的‘广州经验’,为非遗传承发展带来新活力。”

其中,广州将非遗“五进”提升到“五在”新阶段,走在全国前列。在广州,“非遗进校园”“非遗进社区”“非遗进商圈”“非遗进景区”“非遗进博物馆”等正转变为常态化的“非遗在校园”“非遗在社区”“非遗在商圈”“非遗在景区”“非遗在博物馆”等。在“非遗在校园”方面,据不完全统计,全市至少有500所学校长期开展非遗活动。在“非遗在景区”方面,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与旅游机构合作开发了20条非遗线路。2020年,“广州老城新活力文化遗产深度游路线”被列入全国非遗主题旅游12条线路之一。

传承案例

案例一

广药集团:

系统开展中医药非遗活化

“中医药非遗保护与传承任重道远,而发展是最好的保护和传承。”在2月22日的学术座谈会上,广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楚源分享了该集团系统开展非遗活化的经验和取得的成果。

广药集团拥有陈李济传统中药文化、王老吉凉茶等国家、省、市非遗13项。“中医药非遗是广药集团的‘传家宝’,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李楚源介绍,该集团通过中药“六化”活化非遗,即推进中药现代化、科普化、大众化、时尚化、产业化、国际化,以文化先行撬动产业的发展。

广药集团总结了系统开展非遗活化的五点“法宝”:

要倚老卖新,把“传统经典”变成“时代宠儿”。该集团通过科技创新让经典名方如滋肾育胎丸、六味地黄丸等成为时代宠儿。其中,光华小柴胡颗粒成为全国销量冠军。

化非遗文化“软实力”为走向国际的“硬支撑”。该集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布局,推动穗澳中医药产业链的深度合作,加速中医药国际化。

把“文化化石”培养成新时代“网红”。广药非遗品牌王老吉以帮扶贵州打造百亿级时尚健康生态产业为目标,用98天时间高效开发出了刺柠吉系列产品,让刺梨走出大山,成为时尚食品。

把养在深闺的“国宝”蜕变成乘风破浪的“新国潮”。该集团研发了中药香囊、王老吉个性化定制罐等非遗文创,与时尚产业企业例外时尚集团、方所文化集团合作打造“中药+时尚”新国潮。

让非遗保护成果为人民共享,摒弃独享思维。广药集团打造了神农草堂、陈李济博物馆、采芝林中药博物馆等文化传播平台,延续城市历史文脉。目前,该集团正在以神农草堂为依托,建设岭南中医药博物馆,向世界展示中医药非遗文化。

案例二

广州地铁:

地下大动脉助力非遗传播

广州地铁日均客流有800多万人次,是广州城市地下大动脉。近年来,广州地铁通过“硬件”规划建设和“软件”氛围营造两手抓,打造地铁非遗场景,成为助力非遗传播的代表性案例。

“非遗融入广州地铁,聚力打造‘地下文化长廊’,有助于让市民在搭乘地铁的过程中读懂广州,让记忆和乡愁体现在地铁的每一站、每一程。”广州地铁集团董事会秘书、集团办公室主任陈艳艳介绍,例如,广州地铁在大学城南站的装修设计中,就尝试将非遗引入车站设计,借鉴中国“活字印刷”艺术手法,将《弟子规》等传统文化经典在文化墙上立体呈现,取得良好效果。

随后,广州地铁进一步在四号线、九号线选取站点试点打造非遗主题站。其中,九号线广州北站就以醒狮作为设计主题。目前,广州地铁尝试在十一号线中导入非遗元素,将粤剧、醒狮、广彩、广绣等非遗元素融入车站设计,力争将广州首条地铁大环线打造成为全国首条非遗主题线。

广州地铁还以“文化地铁 精彩旅程”为主题,推出一系列具有非遗特色、地铁风格的文化活动、文化产品和非遗旅游路线,在地下大动脉中营造非遗氛围。

2015年,广州地铁举办首届地铁广府庙会,集中展示打铜制品、珐琅制品、骑楼模型以及醒狮等广州非遗,并先后在一号线、六号线、有轨电车等多条线路推出非遗主题专列,通过地上庙会和地下庙会的联动,让广州非遗动起来、活起来。

在“非遗旅游+地铁”方面,广州地铁与广州市非遗中心合作,将广式餐饮中的肠粉、老西关濑粉,传统建筑中的陈家祠,传统工艺中的骨雕,中药养生中的时尚中药饮、传统手工制黑芝麻丸、中医馆贴耳治疗法与艾灸等串联起来,形成非遗一日游精品线路,深受市民喜爱。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家纵论非遗“双创”助力岭南文化出新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