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端咖啡看戏曲老地方的新时尚

栏目:文化资讯    来源:中国经济网    阅读量:15825   作者:顾晓芸    发布时间:2023-04-16 12:25   

在全国新一轮旅游热潮中,在复苏的文化消费里,剧场表演正在成为青年人打开一座城市和其文化生活的“导赏员”。

当手端咖啡看戏曲,成为年轻人生活方式的新潮流,江苏的老街巷、老建筑如何被激活?都市楼宇的新空间里又有哪些春天里新故事在上演?

手端咖啡看戏曲,年轻人的新潮流

3月31日,舞台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在南京紫麓·雨花梦想剧场上演。这是一群非专业的素人演员带来的演出。台上“朱丽叶的阿姨”谢幕完,她的扮演者——90后姑娘杜夏莹抑制不住地激动。

杜夏莹在南京一家星级酒店担任经理助理,是时下流行的追剧青年。她甚至会穿越大半个中国,只为一部戏。而如今她的朋友圈充实了很多通过看戏结识的小伙伴,自己这次登台首秀,热爱戏剧的闺蜜宋如玉还特地从杭州赶来南京捧场。

在我们的身边,像杜夏莹、宋如玉一样的“混搭青年”并不少见,他们一边谈论着ChatGPT,活在潮流中,一边却对古老文化情有独钟,沉迷在“最美中国戏”间。

王忠宝就是其中的一位。靠咖啡“续命”,是这个年轻人的自嘲,而说到最近一两个月内看了哪些演出,小伙子如数家珍。“话剧《半个爱情》、音乐剧《这里冬天不下雪》、舞剧《伯牙绝弦》、越剧《梁祝》、《贝多芬交响乐——当浪漫遇到现代三重奏》……”

“以前我也是年轻气盛,伯父让我跟着他看电视上的京剧,我的性子就渐渐慢下来。后来发现好朋友高博竟然在江苏省昆剧院乐队工作,常去省昆看他,就‘入坑’了。”王忠宝先是在视频里看了省昆孔爱萍、钱振荣等老师的演出,后来现场亲眼见到演员本人,就彻底被昆曲所吸引,“主要是能学到传统文化,包括诗词歌赋、传统舞蹈,还有音乐、服饰之美。毕竟,戏曲对观众的文化素养有着不一般的熏陶作用。”

不仅如此,他还是博物馆里的“常客”,尤其对瓷器、玉器颇有研究。“每个艺术形式都有不同的营养,看戏曲,练习书画,鉴赏古玩都有相通的地方,当你更多地了解传统文化后,自然就会从中获得欣赏美的能力。比如舞剧,它是用舞蹈动作表现人物内心的喜怒哀乐和故事情节,比起戏曲可能更难,毕竟没有台词,只能靠肢体语言准确传达给观众。比如音乐会,民乐和西洋乐也各有所长,不少曲调悠扬的民乐很好听,但论起烘托气氛,我认为交响乐更胜一筹……”谈起艺术,王忠宝俨然一副专家的模样。

老茶馆、博物馆、近现代老建筑……一批充满温度和活力的老建筑里,新潮流在涌动。

“总要来趟南京吧”,最近亲戚家的孩子顺着潮流从老家衡水到南京来玩,已经退休的大学教授陈向群夫妇热情地充当起了导游。“市井坊间尽染六朝烟水气,布衣将相合书千古大文章”,来到老门东,“藏”于深巷中的一座两进小马头墙院落引起了他们的注意。

“原来这里还有个越剧博物馆!”陈教授一行步入其中,发现一进门便是展厅,二进门是天井式小院。展出的有戏服、道具、生活用品,以及当年演出的剧本手稿等,其中不少都是竺水招、筱水招、商芳臣等老一辈越剧艺术家使用过的。博物馆不大,但他却发现,步入其中的很多是年轻人,虽然驻足时间不长,但是从他们拍照、看文字介绍,以及端详展品的细节等看得出来,这里也是年轻人会“追”的风景之一。

这样的发现让陈向群觉得颇有意思。过去,高校也有传统戏曲“进”去,但那时候感兴趣的大学生并不多,他记得有一次演出,偌大的现场就坐了不到1/4的学生,让负责组织工作的他觉得颇为尴尬。

“手端咖啡看戏曲”,是陈向群给当代年轻人的画像。并不是他们真的要带着咖啡进剧场,而是对他们身上体现出的新的文化符号和形象的描摹:既“新”,又“旧”,融入世界的潮流,又印刻着中华传统文化的青春。

排队两小时,只为过把老式生活瘾

“小姑娘过来听书,这在我们过去是不能想象的。”扬州评话“王派水浒”第五代传人马伟笑着说。

扬州评话是曲艺的一个类别,俗称“说书”。地处长江、运河交汇口的扬州,在唐代已是对外贸易的港口城市,明清为两淮盐运集散地,交通的便捷、经济的繁荣,也掀起一层层“文化波浪”。其中,以扬州方言徒口讲说表演为特征的扬州评话风光一时。在《扬州画舫录》记载的清代生活里,“各门街巷皆有之”的说书载体——书场,极有存在感。

马伟很多年前跑码头的时候,也遇到过许许多多老听众。一到下午两点钟,他们就慢慢地往书场去。坐下来,喝杯茶,尽管当天下午先生要说的故事,他们中的很多人早已烂熟于心,熟到今天这个书说错了,甚至说慢了还是快了的细微差别,都能听得出来。

“既然知道,他干嘛还要来呢?因为这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马伟介绍,在过去的扬州,听书不是休闲娱乐,而是就像“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泡澡)”一样,是一种生活方式。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娱乐方式的多元,愿意掏钱去书场的人越来越少。职业书场没了,观众断层怎么办?以文化惠民为目的的“公益书场”,也在默默保护着书场艺术形式的传承。

“但是你突然发现,观众不用买票之后,他们对艺人的表演也没有了要求,更多的是理解,是鼓励,是爱护,是捧场……”另外,马伟也发现,来公益书场基本都是社区里的老人,很少有年轻的面孔。

文旅融合之后,特别是疫情过后的这一个春天,烟花三月下扬州,一个不得不重视的新趋势出现了。“我们发现,现在很多旅游者来到一个城市,除了看美景、品美食之外,他们对探索当地文化也有着非常强烈的需求。”

马伟在自己的抖音账号小马抖趣,介绍的东关街长乐客栈里的芍药园子书场就是年轻游客钟爱的打卡地之一。“喝着扬州茶,听着扬州话,在扬州盐商的宅邸当中,感受扬州文化,果真‘呱呱叫’!”有网友留言。

“芍药园子”的粉丝画像也显示,在这里听书的观众人群已经悄然发生了改变,六成以上为女性,年轻人达90%以上,“芍药花园每天演出达到了七八场以上,且每一场都是满的,他们都是自愿走进来的,没有一张门票是送的,没有一次演出是免费的。”马伟说。

从扬州到苏州,小桥流水,书场茶馆,串起的江南人文历史,正在让剧场像磁场一样,紧紧“吸”住年轻人的心。

“一条平江路,半座姑苏城”。近年来,这条历史老街的出圈却和苏州评弹有关。苏州专业评弹院团演员吴亮莹,2011年在张艺谋的电影《金陵十三钗》中配唱了一段《秦淮景》,被更多人熟知。几年前,她和伙伴们一起创业,在平江路上开了一家名为“琵琶语”的评弹茶馆。“青砖伴瓦漆,白马踏新泥,山花蕉叶暮色丛染红巾……”一首吴语版的《声声慢》在B站走红之后,很多外地年轻人拖着行李慕名前去,“评弹,苏州顶级的非遗,来苏州不听评弹等于没有来啊!”

评弹茶馆规定,今天去只能买明天的票,很多游客提前三个小时就来排队,还因此催生了和网红奶茶店一样的代排队服务,让很多不知道的人惊诧:“传统戏曲原来这么热!”当然也有排两个小时都买不到心仪时间和座位的小伙伴,他们就去平江路的其他店面,大概也有七八个选择,也有意外惊喜:“闲雅苑的许文龙老师,原来就是电视剧《当家主母》里面出镜表演评弹的堂会先生!”

因为旺盛的需求,今年3月31日,“琵琶语”又在不远处开了一家新店。原本就只有短短不到两公里的平江路,弥漫的苏式生活范越发热闹。

“《声声慢》虽然是流行歌曲,但是用吴语演唱之后,把江南水乡的清韵与丝弦唱词,一起刻进了苏州的骨髓里,我认为吴亮莹在选曲上非常聪明。此外,过硬的业务能力,加上抖音、B站等新媒体的传播,让她迅速‘出圈’。”在苏州工作近20年,因为文化记者的身份,姜锋对传统复兴的洞察信手拈来。

比如,今年2月,青春版《牡丹亭》时隔19年重返苏大,当天的演出座无虚席。今昔对比,昆曲观众的平均年龄已悄然下降了30岁。

再比如,之前苏州打造了一部滑稽戏,请来几位上海老艺人出演。有人给剧团提意见:“你说上海话,观众只能是老苏州人,新苏州人听不大懂,能不能换普通话?”剧团说:“这个戏的特色就必须是用上海话来说,换普通话没法演。”而让人没想到的是,他们在苏州一下子演了七八场,不少新苏州人还带着自己的小孩来到现场。

在姜锋看来,消费观念的转变,和社会发展、政府多年的精心培育有关,也是观众文化层次跃升的直接体现。“老一辈人可能很多只读到小学、中学,而现在的年轻人很多都是大学生,低层次的消费已经满足不了他们的需求,尤其是在创新之城苏州,那些能够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文化产品,变得流行起来。”

藏身于楼宇的小剧场,闪烁着城市的梦想和星光

靠着一间电影院的“吸引力”,一个商场、一个片区就盘活了。过去的十几年来,这样的案例在很多城市上演过。

但是对焦长三角地区后不难发现,当文化消费成为拉动内需的新引擎,新的增长点正在形成。

其中位于上海九江路的亚洲大厦的变身让人尤为惊叹。几年前,它还是一座写字楼,如今它容纳了16个演艺新空间,变成一条垂直生长的戏剧街区,全年演出可达2418场,成为目前上海乃至全国演出密度最高的场所。人流量最大的时候,一晚上有近2000人涌入这里看戏。有人说,它像纽约的百老汇。《阿波罗尼亚》《宇宙大明星》等沉浸式音乐剧都已在此上演数百场之多。

戏剧新空间,正在让普通的城市楼宇闪烁着梦想和温度。

得益于顶层设计的科学合理,江苏小剧场建设得力。目前江苏已建成各类小剧场1156个,总座席数约25万个,文旅部还专门向全国推广江苏小剧场建设经验做法。就南京而言,已经拥有各类小剧场107个,在街头巷尾,交通也便利,遛个弯就到了。江苏省城乡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高级工程师崔曙平表示,在城市规划中虽然没有对小剧场等文化设施配置的硬性要求和规定,但全球众多知名艺术之都如巴黎、柏林、伦敦、维也纳、罗马、米兰、纽约等地,都有诸多小剧院散落在城市一隅。事实证明,这些小剧院不仅成为了城市文化特色和城市魅力的重要构成,更融入了当地市民的文化生活,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我看来,所谓时尚并不是说它有多么潮流,或都走在时代前端,它就是每个人的一种生活方式。比如我爸妈那个年代,他们觉得看电影很时尚,而现在我觉得戏剧就很时尚。虽然舞台上演的很多都是几百年前的内容,但并不影响作品中所反映出的千年不变的人性,你在生活中体会不到的东西,戏剧可以告诉你真相。”杜夏莹说。

从小就爱好文艺的杜夏莹上大学后就开始了一发不可收拾的追剧之旅,话剧、音乐剧、舞剧,只要有她看上的演出,便毫不犹豫地买票去看。北京、上海、广州,无论演出地距离她有多远,也都会义无反顾踏上旅途。“年前刚去上海看了音乐剧《沉默的真相》和《危险游戏》,上海亚洲大厦的沉浸式小剧场音乐剧我也早就把各种卡司阵容刷了个遍。4月1日开始,每天晚上都在剧场度过,南京最近的演出特别多,各种小剧场、戏剧节,实在是太开心了。”

南京瞻园小剧场,是目前唯一一座设在园林中的剧场。从4月11日起,深受游客欢迎的《金陵寻梦·夜瞻园》演出,从往日的仅周末演出模式,实行除周一闭馆日之外的每天常态化演出,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种种现象和数据勾勒出Z世代年轻人更愿意为文化买单的消费习惯和心理。南京师范大学跨界融合创意创作院执行院长张鹏认为,让更多市民能够沉下心抽空看场剧,继而能够耐下心多看几场剧,这种文化由内而外的张力,可以让城市文化更有深度,让市民精神更有活力。

“年轻人为了一个非遗演出,专门赶到一个地方去,并成为一种潮流,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事,我们现在是不是站在一个改变的风口上边或者转折点上,还得再观察观察。”但是马伟已经看到的是,年轻观众“回来”了,他们在大众点评、小红书上对演出的评价,正在反过来推动传统戏曲的改变。

比方说,过去说书人进入故事后,他们自己也就变成了故事的一部分。而现在,在说故事的时候,他们有时还需要跳出来,用普通话解释给观众听,观演关系一下子从过去的点对点,变成三个点。

在马伟看来,文化工作者需要“明时代之变,知观众之需,走改革之路”,把传统文化用时代的语言、时代的节奏、时代的角度呈现出来,才能真正留住“手端咖啡看戏曲”的年轻人。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手端咖啡看戏曲老地方的新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