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风口已至大规模氢能产业化还会远吗?与加油时长相当

栏目:社会新闻    来源:东方财富    阅读量:16259   作者:如思    发布时间:2021-12-02 12:40   

11月18日上午,搭载潍柴燃料电池全系列的商用车,在山东淄博全国首座高速公路加氢站亮相,成为该服务区第一批氢气快速加注的车辆这标志着山东省东西交通大动脉济青高速向着打造全球首条氢能高速的目标迈出了坚实一步,同时也意味着山东省氢能商用车高速物流配送规模化示范运营按下加速键

氢能风口已至大规模氢能产业化还会远吗?与加油时长相当

首座高速攻速加氢站建成投用具有风向标示范作用,对于在国内交通大动脉加大加氢站投资力度具有很好的正向引导中关村发展集团高级专家,中国能源研究会特聘研究员董晓宇对《证券日报》记者说北京特亿阳光新能源总裁祁海珅也表示,这是一个大的跨越,将来以点带面,多点连线的全国性氢能利用产业链协作能力很值得期待

氢能高速照进现实

当天亮相的高速公路加氢站和搭载潍柴氢燃料电池的全系列商用车十分引人注目现场一位潍柴氢燃料电池工程师指着其中一辆重卡向记者介绍,这辆重卡由潍柴联合中国重汽共同开发,搭载的是潍柴162kW的氢燃料电池发动机,满载质量达49吨,最高热效率可突破60%,截至目前它已在济南泰钢至青岛董家口港区路线上累计运行超5000公里

记者还注意到,整个加氢过程仅花费几分钟,与加油时长相当司机师傅告诉记者,加满氢后,这辆车又跑了200多公里,车上储氢罐里仍剩不少氢

在高速公路线上建设加氢站的意义重大,起码可以证明氢燃料电池车的应用可以从区域小范围,向远距离甚至跨省运输作业了祁海珅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国家政策的驱动下,中小功率氢燃料电池示范效应明显,商用车高功率重卡领域也在快速发展,未来有可能会逐步向乘用车领域渗透

潍柴动力方面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仅落地半年多的时间里,国家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就以创新链带动产业链,整合企业的先进科研设施和高校院所的优秀科研成果,以核心技术突破撬动商业化示范先行先试,聚焦攻关燃料电池在道路,船舶,热电联供等应用领域的应用技术难题,为加快突破燃料电池产业技术瓶颈注入了强劲动力。

大规模商业化路还很长

氢能高速已迈出关键一步,在业内专家看来,要实现大规模商业化,接下来仍有许多关键技术要突破。

祁海珅表示,氢燃料电池车可以称之为未来新能源车终极解决方案之首,特别是对于商用车市场,其长距离使用,行驶路线相对固定,加氢和加油的时间相当等应用场景和工作条件更适合氢燃料电池系统只是目前的成本还很高,加氢站的数量太少,但伴随着国家政策以及补贴向氢能产业链的倾斜和投入,氢能源商用车包括氢能源重卡的发展将进入快车道

董晓宇也认为,未来氢能在交通运输领域的需求量将呈现爆发式增长,其中氢燃料商用车将率先实现产业化应用。氢燃料电池系统是氢能与电能转换利用的核心零部件,可广泛应用于交通,固定电源与便携式电源领域。。

不过,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王梅婷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来看,氢燃料电池产业链在未来2年—3年内还难以产生商业化价值,接下来需要突破的重点环节一方面是要进一步提高绿氢生产技术,提高绿氢占比,另一方面仍然需要解决氢能的储运问题。

董晓宇也表示,目前氢燃料商用车急需突破的点是氢燃料电池技术性能需要提升,在制氢,储氢,加氢环节的成本还需继续下降,特别是制氢的技术路线成本需要大幅下降。目前最主要应用在交通运输领域,如物流车,卡车,叉车,公交,船舶等,在固定式电源领域用途广阔,市场呈持续增长态势,如热电联产系统(CHP),不间断供电系统(UPS),分布式发电等。

如果通过可再生能源制取‘绿氢’的成本达到目前化石能源制氢,工业副产氢的水平,大规模产业落地就会很快实现董晓宇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目前我国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关键材料和部件供应链基础仍较为薄弱,产业链总体尚未形成较为稳定的零部件供应体系,核心技术仍需加大自主突破,加快夯实国产化基础

机构预计,到2025年,我国氢能产业产值将达到一万亿元,到2050年,氢能在我国终端能源体系中占比超过10%,产业链年产值达到12万亿元,产业前景巨大。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氢能风口已至大规模氢能产业化还会远吗?与加油时长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