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多宝藏,期待“活化”

栏目:文化资讯    来源:中国经济网    阅读量:14695   作者:许一诺    发布时间:2023-03-30 22:51   

人工培育的粮蔬林果、人工驯化饲养的畜役食用动物,农业生产工具、生产设施、生产技术,传统村落,农业景观与生产系统,农业生产生活民俗,农业知识、农业典籍、农学思想……这些都是农业文化遗产的具象化表现。

对农业文化遗产,山东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省农业文化遗产研究专家孙金荣给出这样的定义——

在漫长的农业生产与生活实践中,人类在物化、制度、行为、意识等不同文化层面,相应形成的具有一定历史传承性和可持续性的农业产品、农业制度、农业生产生活行为、农业思想等成果的总和。

当前,农业文化遗产已受到国家层面的重视与保护。可如何实现更好的可持续发展,让古老的农业智慧焕发生机,仍是一项重要课题。

当之无愧的“救命树”

迄今,由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65项,其中我国入选18项,山东有1项入选,即山东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在农业农村部认定的六批138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山东有7个项目入选。即山东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系统、乐陵枣林复合系统、山东枣庄古枣林、泰安岱岳区汶阳田农作系统、山东章丘大葱栽培系统、莱阳古梨树群系统、峄城石榴种植系统。除此之外,山东省农业农村厅组织认定了山东省重要农业文化遗产18项。它们记录着齐鲁大地农业发展历史,至今依旧使用,是一个个“活着的”复合型遗产,具有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等多方面价值。

山东的农业文化遗产,堪称齐鲁山水与人文的旷世杰作,当地先民因地制宜,创造了独特的农业系统,具有典型的地域特质。

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系统是古树、沙丘、河流、村庄协调共生,农、林、牧一体发展,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农业生态系统。该遗产位于夏津县苏留庄镇境内,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黄河主流、支流多次流经夏津,黄河改道后留下了沙河地。古时当地沙漠荒凉,不宜禾稼,人烟凋敝。先人为了生存,世世代代探索植树造林,桑树脱颖而出,充当起维护沙土地生态平衡的重要角色。历经沧桑的古桑树群,是当之无愧的“救命树”,在鼎盛时期,当地桑树的种植面积达5000多公顷,开创了以桑治沙的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生态治理与经济发展相得益彰。

再以泰安岱岳区汶阳田农作系统为例,解开高产良田的密码。一开始,汶阳田虽然土地肥沃,但热量条件不能满足农作物一年两季生长,于是当地农民以套种延长作物生长期,将小麦与玉米、花生等种类进行套种。汶阳田之所以成为历史悠久的高产良田,主要在于其精巧的自流灌溉系统,据史料记载,自西汉,该地就已经出现由沟渠和拦水闸门组成的灌溉系统。

“汶阳田农作系统是以泰山山系众溪流汇聚而形成的大汶河冲积平原为特色的农业文化系统,采用轮作、套种、绿肥、有机肥等农作技术,形成种植与养殖相结合的循环农业模式。”孙金荣补充说,大汶口文化遗址的发掘,反映了汶阳田在距今6500-4500年前就有人类从事渔猎、种植、养殖等原始农业活动。汶阳田种植的黄芽白菜、红心萝卜等品种,距今已有数百年甚至是上千年历史。

总而言之,齐鲁大地的山川河流孕育出独特的以旱作粮、蔬、林果为主要附着物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不同于长江流域稻作系统、茶文化系统等农业文化遗产类型,并与黄河中上游农业文化遗产存在相对差异。

一片农业文化遗产地,

就是一座种子库

古老的农业文化遗产,只有真正“活起来”,才能散发出特有的活力,为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可能。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一片农业文化遗产地,就是一座活化的种子库,构筑起粮食安全的基石与屏障。它们对传统优良品种保护传承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战略意义。

在乐陵枣林复合系统中,现存树龄千年以上的古枣树3800株、800年以上的6500株、500年以上的12000株。山东枣林,远不止这一处,枣庄古枣林也蕴藏丰富的种质资源,百年以上的古枣树7200余株、五百年以上的1186株、千年以上的372株,一千二百年以上的“枣树王”“枣皇后”等38株。

另一个比较典型的是峄城石榴种植系统,百年以上古树有3万余株。当地积极开展石榴种质资源的调查、研发、扩繁与保护工作,改良石榴品种,提升种质保存能力。目前,该系统已收集石榴品种260余份,规模种植品种60余个,资源库保存种质372份,种质保存数量居国内首位,世界第5位。

山东平邑是中国金银花种质资源分布中心和金银花种质资源基因库,“平邑金银花-林果系统,物种资源丰富,遗产地的金银花种质资源包括毛花系、鸡爪花系、麻叶系、线花系和秧花系等五大类10余个农家品种,是著名济银花的道地产区。”孙金荣介绍,蒙山地区果树种质资源丰富,原产、原有及引进的果树资源,有13个科、27个属、80个种和16个变种,1000多个品种。山东平邑金银花-林果系统充分利用既有果树种质资源,通过自然变异、培育、驯化,富集了大金星、甜红子、面红子等一大批传统优良地方品种。

一粒粒种子,养育万民,孕育了辉煌灿烂的齐鲁文明。在农业文化遗产地的传统作物中,这些优质品种能够生存至今,主要源于顽强的生命力——更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及更强的抗病害能力。蕴含其中的优质基因,是传统农业传承至今的智慧,对今后科学研究大有裨益。

神奇的“沙坑低温藏梨法”

《齐民要术》卷四,插梨第三十七记载:“藏梨法:初霜后即收。霜多即不得经夏也。于屋下掘作深荫坑,底无令润湿。收梨置中,不须覆盖,便得经夏。”

这充分说明,古人已将窖藏法用于梨储存与保鲜,使秋天收的梨可待到来年夏天吃。代表性的昌邑山阳大梨栽培系统,就因地制宜形成完备生产、加工、储藏技术,传承并完善了沙坑低温储藏成熟技术。

秋季,昌邑山阳大梨成熟,但梨果中仍含有一定的纤维素未转化为糖,影响口感。昌邑山阳梨农在继承传统窖藏技术的基础上,经过实践与探索,将采摘下的大梨放在梨园专属的沙坑内,以3—5层摆放,顶部加盖棉被,保持0℃—10℃温度、5%—15%的湿度,放置30—45天,完成纤维素到糖的转化。纤维素大量减少,果糖、葡萄糖、蔗糖显著增加,口感好、营养丰富。

从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到铁犁牛耕与有机肥为标志的传统农业,再到机械化与化肥农药为标志的现代农业,体现出生产力的巨大进步。

在生态、可持续等诸多方面,现代农业发展仍需从传统农业汲取智慧。“在传统耕作制度、种植栽培技术、栽培管理制度等生产实践各层面,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思想,轮作、套种的生产方式,趣时、和土的土壤耕作制度,辨土肥田的土地用养理念,变废为宝的物资循环利用,循环发展的生态观念,有机肥、绿肥的有效利用等,确保了农业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孙金荣说,这些传统农耕文明的智慧,需要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加以传承与利用。

遗产“鲜活”需有实打实的收益

“目前,发掘和保护农业文化遗产面临诸多挑战,例如开发路径单一、复原困难、挖掘保护力度不够等。”孙金荣表示,尤其缺乏对农业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经济、生态和社会价值的深度发掘。此外,在活态展示、宣传推介和科研利用方面还有欠缺。

为此,孙金荣建议,首先要开展农业文化遗产资源调查摸底,建立山东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在这方面,山东已率先迈出了第一步。”他说,我们要持续性常态化做好农业文化遗产资源的挖掘、认定、申报和常态化监测工作,将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纳入山东省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遵循在发掘中保护、在利用中传承的方针,坚持动态保护、协调发展、多方参与、利益共享,推进我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工作。

让农业文化遗产更加“鲜活”,就应为当地居民带来实打实的收益。他建议,保护开发利用农业文化遗产的生产、生态、经济、文化、旅游价值,拓展遗产功能,促进遗产所在地经济发展,实现遗产的动态保护与经济社会文化可持续发展,让当地农民能够从遗产保护中获得合理的经济收益,从而更加自觉地参与其中。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几多宝藏,期待“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