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应打好“差异牌”
在这个五彩缤纷的春天,蛰伏已久的人们纷纷走出家门,赏花踏青、体验民俗、享受美食……乡村旅游越来越受城乡居民青睐。不过,从近日曝出的“全国各地古镇相似度高达99%”等问题来看,乡村旅游若想吸引和留住更多游客,唯有挖掘本地资源、打造特色品牌一条出路。
在旅游开发中,“复制粘贴”没有出路,生搬硬造只会让游客产生审美疲劳。因此乡村旅游发展中应打好“差异牌”,深入挖掘本地的自然生态等资源禀赋,引入高科技和现代元素,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以多样化、特色化、高品质的乡村旅游产品吸引游客。
发展乡村旅游应留住乡村文化根脉。我省很多村庄都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根基,旅游开发时只要立足乡情、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凸显人文特色,将乡村旅游与当地独特的文化传承相融合,景点就会既有“面子”也有“里子”。临泉县打造的木一博览园景区,挖掘姜子牙诞生地的历史文化底蕴,成为人气爆满的旅游目的地,就是成功的案例。
农业可以借助旅游增长活力,提高知名度,增加收入;旅游业可以依托农业开拓新的领域,扩大发展空间,两者相互借重,实现双赢。各地应该依托自身农业优势,与乡村旅游相结合,形成集农业观光、果蔬采摘、休闲娱乐等于一体的农旅融合发展模式,焕发田园新魅力,让游客流连忘返。
江淮大地锦绣多姿,山水兼备,人文厚重,历史悠远。在发展乡村旅游中,只要找准定位、彰显个性,加强继承创新,与时俱进打造与众不同的“看点”和“卖点”,定能让游客“望得见山,看得到水,记得住乡愁”。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